今天約了我的學生唐さん (在福岡工作的浙江人) 上堂。這是我們的第二節課,記得上一次上課時,唐さん帶了一本信報來,著我教他讀一篇文章。今次我以為他也會帶文章來,所以什麼也沒有準備,怎料他沒有...於是我們就東拉西扯的,上了一堂free talk。
唐さん希望我用全廣東話授課,他多是聽的,有時候他會嘗試用廣東話答我,不懂的時候就說國語,我再把它翻釋成廣東話。個多小時內,大家聊了不少話題。我很有興趣知道,唐さん現在在銀行的工作,他面對的困難和未來的打算。
他說,看到不少在銀行內工作的人,每天營營役役,對自己沒甚特別的目標,就是希望能賺多一點錢,到某年紀時組織家庭,到某年紀時買樓投資,到某年紀時為退休作準備...日本人相對地,是比較少轉工的。雖然現在年輕的一代可能有點不同,但很多人還是一份工打到老的。唐さん說,這個既定的方程式令他覺得很沈悶。
我說,這是很正常的想法呵,不單是日本,其實就算在香港甚至中國,不少打工一族都是希望有穩定的生活,令自己及家人過得更好的。我不否認這個方程式是主流,在現實的社會,跟著大方向走也是無可厚非的。不少人都有夢想,但有多少人會實行?那點小小的夢想之火,往往就被現實的洪水撲熄了...
唐さん笑笑說,那我選擇了過來福岡闖一闖,就不是"普通人"了。我有我的夢想,而我真的有在計劃要如何把它實行的。他問我有看過"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"嗎?他說就是希望像戲內所說的 -
"因為有了我,讓這個世界,而有一點點的不一樣。"
我笑說,這是一個很偉大的想法呵,我會支持你的。我並沒有那麼宏觀,沒有想過自己要為這個世界帶來些什麼。同一句說話,我想我會把它改成 -
"因為有夢想,讓自己的生活,而有一點點的不一樣。"
這麼說的話,我也不是"普通人"吧,我不願隨波逐流。也許有人說,你現在的年紀,已不是談夢想的時候了,面對現實吧。也許亦會有人說,你放棄了在香港有的東西跑來這裡,值得嗎?
這些問題曾徘徊在我的腦海裡,我常常說,不是要身邊的人都認同我的想法,不過既然我選擇了這條路,我會用行動來證明的 - 這不是放棄了我之前擁有的東西,而是再加倍的放上去。用一年的時間,令自己的生活變得有一點點的不一樣。假若我好命有80歲的話,1年根本算不上什麼時間呵,但帶來的回憶,卻是永遠的。
唐さん給我的感覺,跟我平日遇見的中國人有一點點不同。可能大家都是身在福岡的外地人,有些感受可算是不言而喻。大家一起為夢想而努力吧。
你也有去追尋夢想的勇氣嗎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